安茶,创于一七二五年前后,民间称为软枝茶,是介于红茶,绿茶之间半发酵的紧压茶,明?永乐《祁阊志》已有软枝记载,主要产区在祁门芦溪、程村一带,其条索壮实匀齐,色泽黑褐油润,有槟榔、粽叶香味,清爽醇厚,味中有甜,汤色醇明,采取竹篓与箬叶组合的原生态包装,成品茶经陈化后销售。它不但是一种上乘的饮品,还是良药,岭南中医诊方中一直用“安茶”作引,广东、香港和东南亚地区更是尊它为“圣茶”,抗战期间因战乱安茶市场萎缩而停止生产。1991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下,开始恢复试生产并取得成功, 2006年安茶在海外的东南亚市场开始热销,目前祁门县芦溪乡的安茶正成为当地茶农增收的重要产业。
一、“安茶”产业基本情况及现状
目前,“安茶”生产地只有祁门县芦溪乡。安茶生产加工企业共有10多家,(其中:正式注册挂牌生产厂家有三家“孙义顺安茶厂”、“江南春安茶厂”、“南香安茶厂”)。安茶合作社有“芦溪乡安茶专业合作社”成员104人。注册安茶商标有“孙义顺安茶”1个。今年加工生产安茶120多吨,安茶产值达2000多万元。现有安茶的生产企业规模普遍偏小,各企业生产的产品品质、质量也各有差异。“安茶”产品主要销往广东、广西、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,并已向我国东北地区和美、日、韩、俄等国外市场拓展。2013年2月省质监局发布了安茶地方标准,对规范芦溪安茶生产质量、提高市场销售价格、增加茶农经济收入,提升芦溪乃至祁门的知名度将发挥重要作用。
二、“安茶”制作及生产企业的机械化水平
安茶的制作分为初制和精制两部分。初制分晒青、杀青、揉捻、干燥四道工序。精制主要有筛分、撼簸、拣剔、露茶、蒸置、装篓、复烘等七道工序。成品安茶一般分为五个等级:特贡、贡尖、毛尖、一级、二级。刚制成的安茶一般当年不直接饮用,还需陈化,即储存数年,3年以上附加值更高。制作安茶的鲜叶大多是利用中档以下的茶叶鲜叶,和名优绿茶毛峰原料形成互补。其中大部分工序中可以实行机械化操作。目前各生产企业普遍拥有普通的滚筒杀青机、茶叶烘干机、茶叶解块机、老式茶叶分选机。只有“孙义顺安茶厂”拥有较为先进的茶叶色选机。相对祁门红茶而言,祁门安茶生产机械化水平不高,更没有清洁化流水线。
三、“安茶”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
1、安茶质量问题。安茶目前销售形势好,所以引起许多厂家的跟进,安茶制作企业多了以后如何规范安茶的生产质量是个大问题。目前,没有好的办法和形式来规范、约束安茶生产销售企业在鲜叶采摘标准、原料收购、安茶的制作工艺流程和销售上作到规范有序,特别是销售上恶性竞争,相互拆台。曾经出现过千家万户同做安茶而质量良莠不齐的局面,影响了祁门安茶的牌子。
2、安茶品牌问题。目前祁门安茶注册商标只有“孙义顺”,但几个企业都共用这个牌子,如何使各生产企业共同维护“孙义顺”安茶的品牌,共同打造“孙义顺”品牌,使“孙义顺”安茶成为市场上的畅销品牌有待探讨。。
3、销售问题。目前,芦溪乡安茶企业没有自营出口权,都是加工后销售到广东佛山,由其他商家企业出口。由于安茶是储存3年以上价格高,而目前芦溪乡安茶企业都是当年加工后直接销售没有储存,所以附加值不高。
4、企业规模问题。芦溪乡现有“安茶”生产企业规模偏小,机械化制作水平不高,高端制茶设备少,厂房标准化、清洁化不够,承接大规模订单时生产难以跟上,难以把企业真正做大做强。
5、资金问题。由于安茶的特点决定了要长期存货备售,这就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。如何取得财政、金融部门的支持,也是安茶企业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。
四、对策及建议
1、严格执行安茶生产质量标准。安茶销售形势好,必然会引起许多厂家的跟进,安茶制作企业多了以后如何规范安茶的生产质量是个大问题,不要让刚刚起步的安茶产业“昙花一现”,要促成祁门的安茶像祁门红茶一样有名,成为东南亚最抢手最畅销的茶叶。相关部门要做好这篇大文章,首先是安茶生产不能局限于芦溪乡,要在祁门的西南各乡镇适合安茶制作的地区都要试点制作,尽量上些安茶初制企业或是成为安茶的原料来源基地,以利于扩大原料来源和提高安茶的产量。其次是扶持两到三家规模较大的安茶企业,尽可能的从资金、土地供应、各种手续的办理上提供便利,使这些企业尽快上规模上档次形成行业龙头,这样便于统一安茶的制作质量,不能出现千家万户同做安茶的局面,以免砸了祁门安茶的牌子。
2、如何保护现有的安茶的品牌。目前祁门安茶已经申请注册了“孙义顺”安茶商标,但几个企业都共用这个牌子,如何使各生产企业共同维护“孙义顺”安茶的品牌,需要各厂家经常沟通、协商。企业一定要有品牌意识,现在是市场经济,在市场上销售不能仅有产品而没有品牌,要共同维护好祁门安茶的牌子,共同打造“孙义顺”品牌,使“孙义顺”安茶成为市场上的畅销品牌。
3、充分发挥安茶专业合作社的作用,以“统一”的形式来规范、约束安茶生产销售企业,使他们在茶园管理、化肥农药的使用、鲜叶采摘标准、原料收购、安茶的制作工艺流程和销售上尽可能作到规范有序,特别是在销售上不能恶性竞争,相互拆台,以利于祁门安茶的总体发展。同时要成立祁门县安茶协会,及时为茶农提供这方面的信息,以利茶农早安排。
4、积极鼓励企业早日争取到安茶的自营出口权,把握主动权,让更多的利润留在企业,让利给我们的茶农。
5、突出农机农艺融合,做大做强“安茶”企业。
(1)、明确一个指导思想。安茶产业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,以效益为中心,以科技为手段,以质量为重点,加大资金、技术投入,扩大新产品开发,提高产品科技含量,满足市场需求,做好内部结构调整,逐步形成产、供、销一条龙经营体系,促进安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(2)、转变两个观念。 1. 转变思想观念。安茶的发展,不能再以扩大面积和增加产量为标准,而要以提高效益和满足市场需求来衡量,要以绿色发展理念指导安茶生产,以绿色食品标准提高安茶质量。从重视产量转向重视质量,从重视生产转向生产和流通并举,从重视产值转向重视效益,做到稳定产量和面积,提高质量和效益,逐步从数量产值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。2. 转变服务观念。政府要继续制定优惠政策,不断拓宽服务领域,并注重扶持重点企业或大户,以龙头带动产业的共同发展,推进安茶产业化进程。
(3)、抓好三个环节 。1. 抓好生产环节。第一,安茶生产的发展,必须以科技为先,走科技兴茶之路。要加大科技宣传和培训力度,要发展标准化茶园,利用新机具、新技术(如机械化中耕、修剪、采摘、喷灌、滴灌、抗旱等),降低成本,提高茶园亩效益,促进安茶优质高产高效持续发展。第二、确实抓好降低农药残留工作,在确保安茶卫生质量的基础上,逐步扩大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生产规模,增强市场竞争能力。第三,因地制宜,扬长避短,抓好区域布局,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建设商品茶基地。2. 抓好加工环节。第一,改进和提高安茶制茶技艺,重视鲜叶采摘质量,严格工艺流程要求,增加优质精品茶的生产和提高安茶总体质量。第二,积极引用先进适用的安茶生产加工机械设备,如色选机、清洁化流水线等,或与农机制造企业合作研制适合安茶生产的小型成套制茶设备,提高安茶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和科技含量。第三,严格执行安茶质量标准,禁止混等混级和掺杂掺假,真正做到优茶优价,确保名牌产品质量,以名牌促进销路,以销路促进生产,走入良性循环轨道。第四,加强安茶加工企业环境净化,防止和避免二度污染,确保安茶卫生质量。3. 抓好流通环节。一是规范行业管理,避免内部压等压价,做到保质保量保价,自身提高价值。二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,加强宣传,扩大外界影响。三是鼓励和引导安茶茶叶生产企业、购销企业或大户创建各自的品牌,并支持他们到各地设立专卖店和销售窗口,以品牌开拓市场,占领市场,形成点面结合的销售网络,提高市场占有份额。四是在降低农残,扩大生产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,确保安茶品质和安茶卫生质量。五是茶旅结合,打造新卖点。结合当前旅游业新业态发展趋势和芦溪乡傩舞、古祠、古树群、中医文化等资源,积极探索和开发安茶文化旅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