埇桥区:秸秆还田助推农村环境“三大革命”
作者:管理员 本站发布时间:2017年08月23日
“这两年我们的秸秆都不烧了,雾霾少了,天更蓝了,空气也更清新了!”宿州市埇桥区帮群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蔡爱华高兴地对笔者说,“秸秆还田当肥料,不仅经济环保,而且还能促进下茬农作物增产增收,从今年玉米的长势看,如果没有自然灾害,今年玉米亩产1200斤以上没问题。”
水池村是埇桥区农机局扶贫攻坚“双包”村,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,该局发挥行业优势,通过政策倾斜、项目实施、技术指导等多种措施对水池村进行精准帮扶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蔡爱华是一名村干部,年富力强,为人朴实,有带动村民致富的意愿和能力。2014年,区农机局帮助引导蔡爱华领头成立帮群农机专业合作社,贫困户带地入社,合作社为贫困户减免耕种收作业费用,减轻贫困户生产成本。“目前,帮群农机合作社带动本村贫困户10户实现增收,逐步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。”蔡爱华介绍。
作为村干部,蔡爱华有这样的体会,“刚开始实行秸秆还田的时候,很多农民也有顾虑,担心影响收成,但是经过区农机局的大力宣传、演示、示范、推广,秸秆还田的效果渐渐得到了群众的认可。从近几年的实践看,秸秆还田后不仅土地肥力明显提高,小麦、玉米产量都高于一般土地,秸秆还田还能减少地头村边门前堆沤秸秆造成的垃圾污染,助推农村环境三大革命,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。”
近年来,埇桥区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,区财政对秸秆还田作业进行补贴,鼓励群众秸秆还田,保护环境,走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之路。为进一步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,埇桥区把秸秆还田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今年午季,区农机局在7个乡镇(街道)建设7个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示范片,实现秸秆还田面积37000亩,示范带动全区秸秆还田242万亩。(马云)
新闻来源地址:安徽农机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