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省:科技机械双双“给力”秋种质效全面提升

作者:《安徽新闻联播》  本站发布时间:2013年10月28日

    随着秋收工作的基本结束,目前安徽各地的秋种已经全面展开,各种先进的新型农业机械和播种技术在今年秋种中大显身手,全面提高了秋种的质量和效率,为明年夏粮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 
    在宿州市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,种粮大户李勇正在自家承包的2000多亩土地上忙着播种小麦。与往年不同的是,由于今年秋收玉米实现了秸秆同步还田,所以现在整地时,就改变了以前只旋耕就播种的方式,采取先深耕、再旋耕播种。

    宿州市埇桥区种粮大户李勇:这样做能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,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,使我们的小麦亩产能达到600公斤以上的产量。
 
    李勇说,虽然土地深耕要多花几十元,但是小麦亩产却能增收200多斤,还是比较划算。除了改变了整地方式,李勇今年还引进了一种大型小麦种肥同播机,播种的质量和效率比往年所用的小型机械有了大幅提高。
 
    宿州市埇桥区种粮大户李勇:这一去就是4米宽,20行,一天能播个二三百亩地,墒情好的情况下,能播在300多亩地,这个比以往小型的这些小麦播种机,提高3到5倍的利用率。
 
    小麦要高产,秋种是关键。今年宿州市把以前“三分种七分管”的耕种模式,转变为“七分种三分管”,积极利用大型新型机械,在耕种的源头就为明年小麦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目前,宿州市630万亩小麦播种任务已完成9成以上,机播率达到了98%。在淮北市,由于夏季作物受旱情影响,秋收时间推迟,造成秋种时间紧,任务重。当地农业部门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、农机大户农机主力军的作用,积极为他们与种植大户牵线搭桥,签订秋种统一服务协议,全面推进秋种进度。亳州市和阜阳市的许多家庭农场今年也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下,购置大型联合机械进行秋种。

    亳州市谯城区宏伟家庭农场负责人聂红伟:像我们的家庭农场使用联合大型机械管(可以)节约成本,像我这1000多亩地,最少要节约15000块钱左右,速度更快,操作更方便。
 
    宣城市农业部门今年加大力度推广油菜机械化条播技术,组织了5万多台耕作机、播种机投入秋种,并且抽调了1000多名农机技术员下到田间地头,进行农机具调试和作业指导。

    广德县新杭镇种粮大户杨建中:搞机械化条播,省种和省肥,这两项呢就能给我节约1万多块钱。
 
    各类新型高效农业机械的广泛运用,稳步推进了秋种进程。截至目前,全省已播种小麦2595.3万亩,占各地安排面积的60.4%;播栽油菜378万亩,占47.8%;播栽蔬菜536.5万亩,占83.7%。从总体进度看,今年秋种较上年同期快了970万亩。淮北地区秋种已进入扫尾阶段,沿淮及江淮地区秋种进入高潮。目前,江淮及淮北地区部分旱地表墒不足,各地还积极造墒播种或补墒出苗。

新闻来源地址: